为了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,提升批判思维🧎♀️、交流合作与研究创新的能力🤵🏼♂️,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,为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。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参加导师指导下的学术研究活动。
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参与高质量科研训练,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跨学科学习🤕,学校在本科生科研系统中添加“导师发布研究项目”功能,学生可通过申请 “导师发布研究项目”开展立项工作。
现将2024年“本科生科研训练”项目立项通知发布如下🦻🏼👩❤️👨。
一、学生申请条件:
距离毕业时间两年以上,学有余力的大二在读本科生和部分学习成绩优秀、学术志向明确的大一在读本科生,已申请并获得资助的学生不得再次申请。其他具体标准由学生所在院系规定。
小组研究项目要求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,每个小组项目不得超过3人🚣♂️。
二、院系推荐名额及资助
本年度“本科生科研训练”立项名额不设上限,中期审核时🌧,学生可以提出资助申请,根据导师和院系的评议结果🚺,对相关项目予以一定资助。学校公布的资助名单即“教师指导下的小组/独立研究”课程,中期审核后名单🛰🦨。因资源有限,对于未申请立项的项目,学校原则上不予资助🙎🏿♂️。
三⚒、立项流程
学生可通过申请“导师发布的研究项目”和自主申请两种方式完成立项工作。关于申请“导师发布研究项目”的系统具体操作见附件2。
(一)公开立项申请
导师发布:
1🦌、导师可以登陆本科生科研系统http://162.105.209.64/benyan在线发布一个或多个研究项目信息。导师发布项目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0日。
院系审核➗🍤:
1、院系审核导师所发布研究项目信息,向学生公布审核通过的研究项目𓀌🫱🏽。院系审核导师公布研究项目信息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4日🚶🏻♀️😓。
学生申请🪜:
1、学生登陆系统查看正式发布的项目信息🏐,项目包括各院系导师面向全校开放的项目和面向本院系开放的项目。
2🤠📧、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完成并提交立项申请材料🫙,学生只可提交一个项目的申请💂🏽♀️🤲🏿。学生提交立项申请材料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8日。建议学生在提交申请期前与项目导师联系和沟通。
导师审核😩:
1☀️、导师对学生所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核,每个项目最多可通过一项学生申请👮🏽♀️,其他申请自动退回。导师审核学生申请材料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13日。
2、未通过审核的学生可申请其他项目,或进行自主立项申请🛣。如需继续申请导师公开项目,可自行联系导师,经导师同意后通过自主申请方式完成立项🎣⛴。
(二)自主立项申请
学生申请:
1、根据院系以其他形式发布的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,与相关导师进行联系和沟通🚔🐕,确定研究方向➝。
2、使用统一门户帐号登陆http://162.105.209.64/benyan🙎🏿,完善个人信息,提交项目申请。
3、等待导师👫、院系、学校审核。如导师打回修改🪺,请按导师要求修改后再次提交🤔。
4🙎🏼、所有项目提交须在2024年6月24日前完成。
导师审核:
1、使用统一门户帐号登陆http://162.105.209.64/benyan🎉,查看学生申请情况并进行审核。
2、可以对学生申请做出“通过”、“不通过并打回修改”、“不通过”三种审核意见。
3、所有项目导师审核应在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。
四🙍🏿♂️、后续工作
立项审批完成后,学生可登登录本科生科研训练系统查看立项情况。
导师可以通过本系统向学生布置工作任务🦵,学生也可通过系统提交阶段性进展报告。
关于项目的一切变更问题,请在2024年12月中期审核前确定,并在中期审核中提交相关申请😋。
若中期审核期间已立项学生逾期不登录管理系统提交中期申请,学校将不予立项资助⛹️,同时将其“未完成‘本科生科研训练’资助项目”的记录记入其学习档案🦯。
结题答辩将在2025年10月中旬举行。
五、注意事项
1、学校欢迎学有余力并对研究工作有兴趣的本科生申请参加“本科生科研训练”资助项目,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🥗,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、手段及过程,拓宽学术视野🔄,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💏。学校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积极探索🪦,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定研究题目,认真进行科学研究并完成研究项目。在此基础上,学校鼓励更多优秀学生脱颖而出,发掘自己的潜力👨🦯➡️🙋🏼♀️,能够独立承担部分重要研究工作🛞。
2、为了保证完成研究计划,获得资助的学生要有较充裕的时间投入,主动与导师联系,了解导师对研究项目的要求,听从导师的安排和指导。由于“本科生科研训练”项目资助时间跨越多个学期🧚🏿,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受资助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🐞,遵守学校有关的规定,充分利用大三整个学年及其前后两个暑期,从事社会调研项目的学生,特别要充分利用假期的有利条件。
3👨❤️👨🤵🏽、特别提醒下列情况的学生🌗:
①🕊🧑🦯➡️、拟选修辅修专业/双学位的学生🦆、拟赴境外大学交流学习的学生;
②🚶♀️➡️、拟参加暑期实践等活动的学生;
③👱🏽、拟提前毕业的学生、拟大四出国学习的学生;
请上述情况的学生慎重申请“本科生科研训练”资助项目🧛♂️,如果申请获得资助🚨,应合理安排时间、精力投入研究项目☑️。如果受资助项目因上述情况在时间、精力等安排上发生冲突💺,请院系帮助学生做出选择。
4👨🏿🦰、“研究课程”的论文内容及学分不能与学年论文/毕业论文(设计)的内容、学分重复使用。
5、系统操作问题参见《本科生科研训练系统用户使用手册》(附件1)。
六、问题反馈
项目情况请咨询各院系教务主管老师👨🏼🎨。相关规定和系统问题请咨询
教务部教学办:陈岩 联系电话:62760799 邮箱:jwbchenyan@pku.edu.cn。
附件2:导师发布项目功能使用指南
杏耀
2024年4月